对症下药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发布日期:2024-05-17 09:15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年度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券日前正式发放,用于对企业购买约定的社会化服务产品给予补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最高可领20万元,并能低价购买56家服务商的121款产品,涵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类别。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更是经济运行态势重要的晴雨表。管理学中有个“隐形冠军理论”,指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和经济持续发展,往往得益于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好,经济才会好。”就北京经济的大盘子而言,中小企业也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中小微企业约200万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06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95家。帮扶中小企业的种种举措之所以备受瞩目,正因其中饱含了促进发展、推动创新、拉动就业、改善民生等多方面期许。

伴随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中小企业生产持续恢复、整体快速回暖,但“疤痕效应”之下,仍面临不可避免的经营压力。尤其中小企业本就体量不大,自身家底相对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像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应收账款回款慢等波动因素,皆可能带来严峻考验。瞄准现实需求,用足政策选项,拉一把、扶一程,全力打通中小企业经营的堵点痛点难点,积极打造更具确定性的营商环境,势在必行、更需快行。

细察企业之困,做好精准帮扶,始终是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例如服务券的发放,在本市已开展4年,引导带动了一批社会优质服务机构参与其中,已累计提供超600款优质低价的公共服务产品,帮助中小企业降成本、拓市场、促转型。除此之外,本市还紧盯中小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打出配套政策“组合拳”,如完善服务体系绩效评价奖励、对“首次贷款”业务给予一定比例贴息或担保费用补助等。一系列可细化、可操作、可落地的支持举措,纾困救急与激发活力并举,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传递出浓浓的政策暖意,显著提振市场信心。

随着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如何让政策管用、好用,仍然要持续畅通“最后一公里”,避免好政策沦为空转。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可能有共性特点,也可能有个性特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服务者需要以更大的耐心和细心,真正做到为中小企业着想。在各项政策红利激励之下,在真金白银的大力帮扶下,各类中小企业完全有理由坚信,坚持下去、苦练内功,定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不断做好“雪中送炭”“雨中送伞”的帮扶工作,多下“添柴加火”“添砖加瓦”的培育功夫,让中小企业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就是市场健康发展、活力迸发的“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