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创新清欠机制 赋能企业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清欠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示要求,坚定扛牢清欠工作政治责任,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主动作为,勇于突破,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出“高效办理、协作联动、一线督导、惩戒警示”的“一体化”清欠工作体系,全力推动拖欠账款清偿,近4年累计清欠400多亿元,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降本减负,清欠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高效办理,跑出限时清欠“加速度”
以快捷高效为目标,流程再造助力线索高效办理。一是接诉即办机制。受理投诉线索2日内完成资料初审,对属清欠范围的线索向相关市或省直部门清欠机构发函,要求7日内复审线索,对复审属清欠范围的线索,要求15日内提报解决方案,省级有效线索受理率达到100%。今年共接到国家和省级投诉线索829条,经核实属清欠范围的拖欠线索371条,涉及金额8.30亿元,均得到妥善化解。二是核办分离机制。明确专人专职负责线索受理和资料审核,对初审属清欠范围的拖欠线索及时发函核实办理;明确第二人专职负责收集线索核查反馈情况,对复核属清欠范围的线索纳入台账,进入跟踪督办程序。三是市长直通车机制。视工作情况向各市政府“一把手”发函讲形势、讲政策、提建议,为政府主要领导在清欠决策上把关定向提供参考。连续两年启用该机制,各市市长高度重视,响应迅速,有力助推重点线索化解。
二、协作联动,画好合力清欠“同心圆”
以整合资源为抓手,多方联动实现清欠广泛协作。一是协同联动机制。纵向发挥省市县三级清欠工作专班协调机制作用,横向发挥省清欠工作6家成员单位和15家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织牢织密清欠工作“一张网”,统筹研究欠款问题,共同推进难题化解,今年先后6次召开协作工作会议,推动办理37条重难点线索。二是清欠治欠联办机制。建立根治农民工欠薪与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强化两个专班的沟通协作,发挥清欠与治欠的优势力量,同步推进18条欠账与欠薪线索有效治理。三是法律服务机制。组织司法等多部门建立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纠纷法律服务工作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司法问题,通过司法和行政手段双向联动发力,推动21条争议线索进入司法程序解决,实现依法清欠、依法治欠。
三、一线督导,注入高效清欠“强力剂”
以务实管用为标尺,创新方法加速拖欠账款清理清偿。一是“一件双办”机制。对核实属于清欠范围的线索,在转交相关市清欠工作专班办理的同时,分领域同步抄送相关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双渠道同步核办问题线索;二是“一件双督”机制。对长期未制定解决方案或未按期清偿的线索,省清欠工作专班在加强督办力度的同时,交由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实施重点督办。对于拖欠金额较大或久拖不决的难点线索实行挂牌督办。每周两次督导调度,一月之内没有实质性进展的,启动约谈问责机制;三月之内没有实质进展的,纳入约束惩戒范畴。三是“一条板凳”机制。对存在分歧或争议较大的问题线索,组织拖欠双方面对面讲清讲透问题,平等交流、换位思考,最大程度达成共识,促使问题根本性化解。今年以来,“一条板凳”工作法,有效解决清欠线索23条。
四、惩戒警示,念好问责清欠“紧箍咒”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严格追责时时拉响清欠“警报”。一是通报讲评机制。对台账内线索的还款进度、还款真实性、存在问题等开展实地核查督导,并结合拖欠投诉、审查核实、专项督办等,每季度通报全省清欠工作情况,重点对核办迟缓、久拖不决、反复违约等典型问题予以通报曝光。二是约谈问责机制。近年来,对于拖欠线索办理拖延、多次违约失信的,先后8次专题约谈拖欠主体负责人,相关市清欠机构人员一并参加,讲政策讲规定,问原因问责任,现场约谈督促落实。三是失信惩戒机制。严格落实《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政府投资条例》等法规制度,建立拖欠信息共享和披露制度,定期对拖欠款项信息公开披露,确定失信惩戒名单并转交省发改委,按相关规定实施失信惩戒。
下一步,山东省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继续健全清欠长效机制,重点做好“四个坚持”,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一是坚持“动态清零”。对于收到的投诉问题线索,坚持做到投诉一起、核实化解一起。二是坚持“拔本塞源”。针对政府投资类和举债融资类项目严格督促落实《政府投资条例》,依法履行立项程序、落实资金来源、强化过程管控。三是坚持“去行政化”。与法院协同建立“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借助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引导清欠工作“去行政化”,运用法治化手段确保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及时回笼。四是坚持“闭环管理”,加强清欠跟踪监督。进一步完善投诉受理工作流程,按规定时间及时做好线索受理—转办—督导—反馈等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