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用好减负“四则运算” 助力实体经济提质降本


发布日期:2022-12-24 10:15 信息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今年以来,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省减负联席会议作用,做好企业减负“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扎实推进国家稳经济33条政策、19条接续政策及安徽省一揽子具体举措落实到位,全省经济企稳回升,发展势头逐步向好。

一、在财政金融上做“加法”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安徽省坚持财政金融双向发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速助企纾困资金到位。坚持“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助企纾困,稳住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省级助企纾困专项资金一季度全部拨付企业,较去年提前9个月,累计支持项目2015个、资金27.7亿元。二是加大金融助企力度。大力推进“税融通”、新型政银担、“亩均英雄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截至10月底,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6万亿、同比增长20.1%;“税融通”贷款余额653.4亿元,服务企业4.6万家,累计发放贷款816.6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1405亿元,在保企业18.35万户;创新发放“亩均英雄贷”2165笔、发放金额1092亿元。开展“十行千亿万企”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行动,与省内10余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累计发放专项信贷资金7329亿元,服务企业24.2万户。

二、在减税降费上做“减法”

安徽省坚持守正创新,优化政策落实方式,建好“四张网”(一网包保、一网智退、一网精控、一网严查),保障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快、准、稳、好抵达市场主体。一是全力减税。顶格落实国家税收减免等惠企政策,推动增值税留抵退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六税两费”减征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截至10月底,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170.2亿元,其中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715.9亿元,新增减税降费227.1亿元,办理缓税缓费227.2亿元。二是大力降费。贯彻落实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实行省主要港口和中欧亚班列集装箱货车优惠、货车安徽交通卡85折优惠以及减免船闸过闸费等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物流费用32.3亿元。实施房租减免政策,省属企业和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8.97亿元,惠及中小企业3.2万户。落实稳岗政策,兑现中小微企业用工补贴1.9亿元。

三、在智改数转上做“乘法”

安徽省从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平台、做好服务等方面发力,推动减人、节能、降本、增效。一是实施“新基建+”行动。新建5G基站25371个,合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方案获批通过,全省首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开通。新增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评估企业156家、“登云”企业4000余家,打造5G应用场景236个,评选优秀工业互联网应用97个。二是加快制造业“四化”改造。截至10月底,实施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217项、“四化”整线改造项目173项,推广工业机器人8800台,认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6个,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2家。三是实施工业互联赋能增效。新增工业互联网平台48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落户合肥;“羚羊”平台数字化版块扩容升级、科产版块上线运行,入驻服务商2.8万余家、服务企业7.9万余家、发布科技成果和需求7.09万余条;培育专业技术人才超2000名、服务专员1000名,完成企业线上诊断911家。

四、在营商环境上做“除法”

安徽省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便利化,在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办事流程设计上把方便留给企业和群众。一是推动“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基于“皖事通办”平台,建设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制度全面实施,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全面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目录由60类压减至10类,工商登记审批事项从194项压减到137项。二是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2015年起,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了省、市、县三级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今年完成了第8次省级涉企收费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动态调整后,清单总项目数由建立时的170项下降到88项,降幅为48.2%。落实涉企保证金缓缴政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实施缓缴一个季度,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4月1日起至2023年一季度末实施缓缴,预计为企业缓缴金额超10亿元。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工程建设领域通过保函替代上半年释放现金保证金总额368亿元,替代比例65.4%。

下一步,安徽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尽快出台支持工业企业提质降本政策措施,尽力把各项减负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尽心把惠及千家万企的好事办好,为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