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奔涌,零售及消费业如何构建数字化体系?


发布日期:2024-01-15 08:45 信息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环节,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也是促进产业升级的蓄水池。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市场持续扩大,线上零售业更是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行业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借助“数智”发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1.77万亿元,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7.5%,吃、穿、用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2.0%、9.2%和7.5%。2023年11月,快递业务量突破130亿件,同比增长约32%。

“当下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充满若干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与消费品企业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毕马威发布的《零售与消费品行业:变革、转型与突破》系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新兴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数字化浪潮的日新月异,业务场景不断开拓创新,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品升级、体验模式创新。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的数字化转型正迅速改变着我们所处的时代。

数字技术不仅可以提升产业效率、扩大现有产业空间,还将创造全新的数字经济市场。中国在数字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5G基站、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企业如何正确看待、利用相关数字技术,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数字化转型面临五大挑战

《报告》认为,零售与消费品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五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数据分散且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规范的平台承载。

二是数据整合能力不足,数据孤岛问题亟待解决。下游分销商、公司内部业务系统、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门店等业务生态存在数据孤岛、数据标准不一致、业财不统一、数据无法进行统一存储、数据循环赋能业务能力弱等问题。

三是数字化场景和价值缺乏体系化设计与规划。价值点发掘深度不够,缺乏业务知识和数据知识,导致无法让数字化实现最大化的业务价值。

四是基于庞大的客户群体,如何构建会员运营体系。客户群体基数大,个体需求差异明显,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精准有效的画像体系并基于此构建智能化会员运营体系成为零售和消费品企业面临的挑战。

五是数字化人才储备。数字化人才储备是零售和消费品企业步入数字化浪潮的一道门槛。企业数字化往往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对系统和平台进行开发、运营以及维护,这方面的人才也需要完善的培训制度。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零售与消费品行业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数字化发展在引领效率提升、服务升级、增强客户黏度等方面成效显著。结合行业跨界发展大趋势,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多元服务综合体时代将会到来。

技术与行业结合有三大趋势

《报告》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零售与消费品行业新的业务模式在不断衍生。

一是更强,管理数据的能力变强,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吞吐、流媒体识别处理等会越来越复杂,这些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未来技术会往这些方向去提升,处理能力、处理类型的复杂度都将得到提升。二是更快,超海量级计算预计能实现毫秒级别的响应。三是更加智能和友好,科技向善。未来更多的趋势是模块化封装,适用性更强、更加智能。

面对诸多挑战,《报告》指出,零售和消费品行业虽然整体面临诸多挑战,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各大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进行深层次变革。通过数字化营销咨询项目,企业可突破传统的用户运营方法,摆脱“拍脑袋”决策的惯性,谋求以数字化驱动运营能力。释放数据价值的同时,避免数字化建设重复投资,充分发挥数字化资产价值。

企业需要建立品牌的私域流量池,并与公域互联互通,通过拉新、互动、促销活动等手段进行精细化运营,扩大消费者规模的同时提升消费者单体价值,以数据为抓手,智能应用赋能,构建精细化运营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行业发展周期的演变,对原版业务模式的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应以服务为核心,立足整体解决方案和数据驱动。以家电行业为例,大部分家电企业当前面临的市场环境,正是从传统的产品和渠道销售能力的竞争向差异化服务解决方案竞争的跃迁阶段,在这一阶段,服务能力将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竞争力。

在零售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只有采用适合的行业解决方案,才能事半功倍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零售企业应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运营效率,并着重改善用户体验,从而实现人、货、场的重新整合。零售业数字化的进步,将有效释放我国的消费潜力,推动行业整体发展。